第五課 經文分段

1. 分段的意義

這一堂我們要講的是經文分段。在上課之前,我們先來玩一個遊戲。我唸一段經文,你們告訴我這段經文是出在聖經的什麼地方。我們來看看大家對聖經熟悉的程度。第一段經文我相信大家都很熟,就是「神愛世人,甚至將他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他的,不至滅亡,反得永生。」請問這段經文是在聖經的什麼地方?不錯,大家都很熟悉,是在約翰福音三章十六節。好,我們再來看第二段的經文,稍微難一點點。但是上完這幾天的課之後,大家應該蠻熟悉的才對。這段經文就是:「聖經都是神所默示的,於教訓,督責,使人歸正,教導人學義,都是有益的。叫屬神的人得以完全,豫備行各樣的善事。」請問出在那個地方?不錯,大家的記憶力很好,是在提摩太後書三章十六十七節。好,下面這段經文就比較困難了。這段經文是什麼呢?「這樣看來,我親愛的弟兄,你們既是常順服的,不但我在你們那裡,就是我如今不在你們那裡,更是順服的,就當恐懼戰兢,作成你們得救的工夫。因為你們立志行事,都是神在你們心裡運行,為要成就他的美意。」請問這段經文是出在那裡?是在腓立比書二章十二節到十三節。林後13:8。

假如今天這個遊戲是玩在一千年以前的話,你們知不知道要如何回答?譬如說神愛世人的經文,你會告訴我它出在那裡呢?約翰福音三章十六節?不對。為什麼不對呢?因為在一千年以前,聖經還沒有分章分節。聖經的章節是在中古世紀才出現的。在這之前,聖經是沒有章節的。事實上,原文的聖經裡面,連標點符號都沒有。大家可以想一想,當你看到一篇文章的時候,如果沒有分段,沒有標點符號,要如何去了解他們?如果今天聖經沒有分章節,請問你要如何帶大家讀經?所以從前當你要查一段經文的時候,你必須對聖經非常熟悉,才能夠立刻找出某段經文在聖經的什麼地方。

如果今天遊戲是反過來玩的話,也就是說,我告訴你們幾章幾節,你們將經文告訴我,那就簡單的多了。對不對?當聖經有章有節之後,即使是對聖經不熟的人,也可以很快的找到聖經的某處地方,只要你告訴他要看聖經那一卷書的那一章那一節就行了。其實聖經的分章和分節,就是一個很典型的經文分段的例子。譬如說約翰福音分成二十一章,也就是分成二十一段。在每一章裡頭,又分成了許多節。這些節就代表一些小段。有些人的聖經,還會在章裡面加以分段,很可能在一章之中,分成兩段到三段。你們如果是用和合本聖經的話,通常會看到這些分段的地方。這些都是分段的例子。

1.1 從大到小

所以從這些例子當中,我們可以發現,經文分段基本上,就是從大段分成小段,就像我剛才說的約翰福音全書分成二十一章。

1.2 從小到細

但是有的時候一章仍然是太大,這這個時候我們就可以繼續細分。譬如說約翰福音第一章,我們可將第一節到第十八節分成一段;然後從第十九節到比二十八節再分成一段;其次從二十九節到第三十四節又分一段;然後從第三十五節到四十二節再分一段;最後從四十三節到地五十一節又分一段。換句話說我們在小段之中,還可以再細分成更小的段落。

1.3 至少一句

這個過程可以繼續下去,一直到不能再分為止。什麼是不能再分呢?我們可以這樣說,一個最小的段落,就是一句話。當我們在分經文的時候,我們最小不能夠小於一句。我們這裡說一句,並不是說一節,因為一節裡頭,很可能有兩句話或三句話。因此一節裡面可能可以再細分。但是不論大段小段,都必須有一個完整的意義,因此最小的段落就不能少於一句話,因為「句」是表達一個完整意義的最基本單位。

2. 分段的重要

分段的重要性是顯而易見的。我們剛開始的時候所玩的遊戲,就証明了這一點。如果沒有分段的話,我們在看聖經的時候,就會非常的不方便。在你們的講義上面,有一個例子,就是雅各書二章十四到二十六節。這這裡我故意將所有的分段都拿去,所以這十三節經文是整個的連在一起。請大家念一下,看容不容易了解它在說什麼話。(參考講義)

2.1 容易閱讀

其實這裡只有十三節,如果不是十三節,而是三十節的話,我們看起來就會更困難了。所以分段的的好處,就是容易閱讀。當一篇文章段落分明的時候,我們在閱讀的時候就可以很容易的跟著段落進行,不至於有漏讀或是錯讀的地方。

2.2 容易理解

其次當一段經文仔細的分段之後,我們可以順著段落的思路而進行,使我們更容易了解這段經文的意義。因為段落的建立,乃是根據經文的意思,因此一個好的分段,可以幫助我們更容易了解這段經文的意思到底是什麼。

2.3 容易分析

最後當經文分段之後,我們可以一段一段地來分析研究,使我們對經文整體的意義能夠更清晰的掌握。這對於我們研讀聖經有極大的幫助。事實上,我們如果想要對經文作仔細的分析研究的話,一個清楚的分段是必要的。如果分段不清不楚,或是分錯的話,我們的分析結果很可能也是錯誤的。

3. 分段的方法

既然分段這麼重要,我們實際上要如何來分呢?我們可以分成七點來練習。

3.1 內容

第一就是根據內容來分。這大概是分段裡面最常用的方法。因為絕大多數的分段,都是由內容來決定。根據內容來分的方法,又分成兩種。一個是說明文的分段,一個是敘事文的分段。不管是那一種文體,一個基本原則就是按照經文本身最簡單、最直接的段落來分。

3.1.1 說明文

所謂說明文,就是評論某一件事,或是發揮某一個理論,或是闡明某一種教訓的文章。譬如說,耶穌基督在馬太福音五章到七章所講的登山寶訓,就是一種說明文。在對說明文分段的時候,我們常常用說明文內的段落來分。段落是文字結構的一個基本單位,是一個中心思想的解釋、演繹、和發揮。段落可長可短,並沒有一定的準則。長的段落通常是由一連串的句子組合而成,構成一個中心,聖經中充滿了這類例証。底下就是一個例子。請大家打開馬太福音第五章,我們從三十八節看到四十八節。

「你們聽見有話說,以眼還眼,以牙還牙。只是我告訴你們,不要與惡人作對。有人打你的右臉,連左臉也轉過來由他打。有人想要告你,要拿你的裡衣,連外衣也由他拿去。有人強逼你走一里路,你就同他走二里。有求你的,就給他。有向你借貨的,不可推辭。

你們聽見有話說,當愛你的鄰舍,恨你的仇敵。只是我告訴你們,愛你們的仇敵,為那逼迫你們的禱告。這樣,就可以作你們天父的兒子。因為他叫日頭照好人,也照歹人,降雨給義人,也給不義的人。你們若單愛那愛你們的人,有甚麼賞賜呢?就是稅吏不也是這樣行麼?你們若單請你弟兄的安,比人有甚麼長處呢?就是外邦人不也是這樣行麼?所以你們要完全,像你們的天父完全一樣。」

在這裡最自然的分段法,就是根據耶穌所說的「你們聽見有話說」;因為每一次耶穌講這句話的時候,就是引進一個新的教訓的時候。因此我們可以將三十八到四十二節分成一段,再將四十三到四十八節分成另外一段。這樣一分,我們就可以很容易找出每一段的重點。第一段就是教我們不要起報復的心理,與惡人作對。第二段就是告訴我們要愛仇敵。另例﹕箴言的分段。粗分﹕一、智慧的呼喊1-9章,二、智慧的建造10-24章,三、智慧的堅固25-31章。細分﹕1. 1:1-9:18 —『以色列王大衛兒子所羅門的箴言』,2. 10:1-22:16 —『所羅門的箴言』,3. 22:17-24:22 —『智慧人的言語』,4. 24:23-34 —『以下也是智慧人的箴言』,5. 25:1-29:27 —『以下也是所羅門的箴言,是猶大王希西家的人所謄錄的』,6. 30:1-33 —『瑪撒人雅基的兒子亞古珥的言語』,7. 31:1-9 —『瑪撒王利慕伊勒的言語,是他母親教訓他的真言』,8. 31:10-31 —一首論賢婦的詩(無標題)。例﹕箴言10章如何分段?由於沒有明顯的主題,因此很難分段。可以按內容分類。例如1.義人與惡人,2.言語和口舌,3.錢財與貧富,4.智慧與愚昧,5.勤勞與懶惰,6.愛與恨。

3.1.2 敘事文

所謂敘事文,就是記錄某一個事件,用歷史或傳記的寫法將它寫出來。既然是事件的記錄,那麼最自然的分法就是根據事件來分了。請大家打開撒母耳記上二十章二十四到三十四節﹕

「大衛就去藏在田野。到了初一日,王坐席要喫飯。王照常坐在靠牆的位上,約拿單侍立,押尼珥坐在掃羅旁邊,大衛的座位空設。然而這日掃羅沒有說甚麼,他想大衛遇事偶染不潔,他必定是不潔。

初二日大衛的座位還空設。掃羅問他兒子約拿單說,耶西的兒子為何昨日,今日沒有來喫飯呢?約拿單回答掃羅說,大衛切求我容他往伯利恆去。他說,求你容我去,因為我家在城裡有獻祭的事,我長兄吩咐我去。如今我若在你眼前蒙恩,求你容我去見我的弟兄。所以大衛沒有赴王的席。掃羅向約拿單發怒,對他說,你這頑梗背逆之婦人所生的,我豈不知道你喜悅耶西的兒子,自取羞辱,以致你母親露體蒙羞麼?耶西的兒子若在世間活著,你和你的國位必站立不住。現在你要打發人去,將他捉拿交給我,他是該死的。約拿單對父親掃羅說﹕他為甚麼該死呢?他作了甚麼呢?掃羅向約拿單掄槍要刺他,約拿就知道他父親決意要殺大衛。於是約拿單氣忿忿地從席上起來,在這初二日沒有喫飯。他因見父親羞辱大衛,就為大衛愁煩。」

這段經文記述了兩次吃飯的時候所發生的事,因此最自然的分法就是按照坐席的次數來分。所以我們可以將二十四到二十六節分成一段,就是第一天吃飯時發生的事;再將二十七到三十四節分成第二段,就是第二天吃飯時發生的事。

3.2 介詞

第二個分段的方法就是根據介係詞來分。每一次我們看到類似「因為、所以、雖然、但是、既然、這樣看來」等詞句的時候,就要特別注意,因為一個新的發展可能就要出現了。這種介係詞在羅馬書裡面特別多,我們就來看幾個例子。

羅馬書三章一節﹕「這樣說來,猶太人有甚麼長處,割禮有甚麼益處呢?」
羅馬書四章一節﹕「如此說來,我們的祖宗亞伯拉罕,憑著肉體得了甚麼呢?」
羅馬書四章九節﹕「如此看來,這福音是單加給那受割禮的人麼?不也是加給那未受割禮的人麼?…」

從這幾節的上下文我們可以看出,每一次保羅用這個字眼的時候,就有一個新的真理的幕幔向我們展開了。因此每一次「這樣說來」就帶進了一個新的段落。

3.3 對象

第三個分段的方法是根據作者說話的對象來定。這在詩歌和先知書裡面經常出現。在這些經卷裡面,作者說話的對象常常改變。如果我們能夠掌握住他每一次轉變的關鍵,就可以很容易的將經文分段。請看下面的例子。

詩篇八十五篇四到十三節﹕「拯救我們的神阿,求你使我們回轉,叫你的惱恨向我們止息。你要向我們發怒到永遠麼?你要將你的怒氣延留到萬代麼?你不再將我們救活,使你的百姓靠你歡喜麼?耶和華阿,求你使我們得見你的慈愛,又將你的救恩賜給我們。

我要聽神耶和華所說的話,因為他必應許將平安賜給他的百姓,他的聖民,他們卻不可再轉去妄行。他的救恩,誠然與敬畏他的人相近,叫榮耀住在我們的地上。慈愛和誠實,彼此相遇;公義和平安,彼此相親。誠實從地而生,公義從天而現。耶和華必將好處賜給我們。我們的地,也要多出土產。公義要行在他面前,叫他的腳蹤,成為可走的路。」

在這裡詩人先向神呼籲,求神收回他的怒氣,拯救他的子民。然後語氣一轉,改向以色列人說話,教導他們要敬畏神,順服神,就必蒙福。所以可以分成兩段。第一段從四到七節,第二段從八到十三節。

第二個例子在詩篇八十九篇一到四節﹕

「我要歌唱耶和華的慈愛,直到永遠。我要用口將你的信實傳與萬代。因我曾說,你的慈悲,必建立到永遠。你的信實,必堅立在天上。

我與我所揀選的人立了約,向我的僕人大衛起了誓,我要建立你的後裔,直到永遠,要建立你的寶座,直到萬代。」

前兩節是詩人對神的歌頌,但後兩節卻換成了神的應許,因此就很自然的將經文分開了。

3.4 人物

第四個方法是根據作者描寫或記敘的人物來分段。譬如在使徒行傳1-13章,路加是以彼得為主角,大部分的篇幅都著墨於彼得的事跡。但從14章起一直到28章,卻是專講保羅,包括了保羅生平大部分的記錄。因此對於使徒行傳的分段,就可以從這裡開始。

又如撒母耳記上講到三個人物﹕撒母耳、掃羅、和大衛。一到八章講撒母耳,九到十五章講掃羅,而從十六章開始就引進大衛,一直到二十八章掃羅的死亡。撒母耳記下則記載大衛的一生。因此我們如果要研讀撒母耳記的話,就可以根據這種方法來分段。

3.5 地點

第五個分段方法是根據事件發生的地點來分,這是敘事文裡常用的方法。例如在馬太福音四章十八到二十三節裡講到耶穌召門徒的事﹕

「耶穌在加利利海邊行走,看見弟兄二人,就是那稱呼彼得的西門,和他的兄弟安得烈,在海裡撒網。他們本是打魚的。耶穌對他們說,來跟從我,我要叫你們得人如得魚一樣。他們就立刻捨了網,跟從了他。

從那裡往前走。又看見弟兄二人。就是西庇太的兒子雅各。和他兄弟約翰。同他們的父親西庇太在船上補網。耶穌就招呼他們。他們立刻捨了船,別了父親,跟從了耶穌。

耶穌走遍加利利,在各會堂裡教訓人,傳天國的福音,醫治百姓各樣的病症。」

這裡講到三個地點﹕一個是在彼得的漁船旁邊,一個是在約翰的漁船旁邊,第三個則是在加利利的會堂,正好可以分成三段來看。

3.6 時間

第六個方法是根據事件發生的時間來分段,這也是敘事文裡常用的方法。前面所舉的撒母耳記上二十章二十四到三十四節就是一個例子。另外在詩篇八十五篇一到七節那裡說﹕

「耶和華阿,你已經向你的地施恩,救回被擄的雅各。你赦免了你百姓的罪孽,遮蓋了他們一切的過犯。你收轉了所發的忿怒,和你猛烈的怒氣。

拯救我們的神阿,求你使我們回轉,叫你的惱恨向我們止息。你要向我們發怒到永遠麼?你要將你的怒氣延留到萬代麼?你不再將我們救活,使你的百姓靠你歡喜麼?耶和華阿,求你使我們得見你的慈愛,又將你的救恩賜給我們。」

雖然中文不太容易看出動詞的時態來,但如果我們仔細觀察的話,仍然可以看出前面三節和後面四節所講的時間不一樣。第一節用「已經」,第二節用「赦免了」,第三節用「收轉了」,都是屬於已經發生的事。但從第四節開始則用「求」,明顯是屬於還未發生的事。因此根據時間的先後,我們就可以將1-3節分成一段,4-7節則分成另外一段。

最後我們來看羅馬書七章十四節﹕「我們原曉得律法是屬乎靈的,但我是屬乎肉體的,是已經賣給罪了。」在第五課釋經原則第二講裡談到文法字義的時候,我們曾經舉過這個例子。十三節以前是用得過去式,十四節以後則是用得現在式。因此我們可以據此將1-13節分成一段,14-25節分成另一段,分別討論得救前後的生活。

3.7 長度

第七個方法則是因為經文太長,研究不便,所以不得不分。我們在前面說過,分段的最小單位是一句。但是偶而也有例外的時候。譬如以弗所書一章一到十四節﹕

「奉神旨意,作基督耶穌使徒的保羅,寫信給在以弗所的聖徒,就是在基督耶穌裡有忠心的人。願恩惠平安,從神我們的父,和主耶穌基督,歸與你們。

願頌讚歸與我們主耶穌基督的父神。他在基督裡,曾賜給我們天上各樣屬靈的福氣。就如神從創立世界以前,在基督裡揀選了我們,使我們在他面前成為聖潔,無有瑕疵。又因愛我們,就按著自己意旨所喜悅的,豫定我們,藉著耶穌基督得兒子的名分,使他榮耀的恩典得著稱讚。這恩典是他在愛子裡所賜給我們的。

我們藉這愛子的血,得蒙救贖,過犯得以赦免,乃是照他豐富的恩典。這恩典是神用諸般智慧聰明,充充足足賞給我們的,都是照他自己所豫定的美意,叫我們知道他旨意的奧秘,要照所安排的,在日期滿足的時候,使天上地上一切所有的,都在基督裡同歸於一。我們也在他裡面得了基業,這原是那位隨己意行作萬事的,照著他旨意所豫定的。叫他的榮耀,從我們這首先在基督裡有盼望的人,可以得著稱讚。

你們既聽見真裡的道,就是那叫你們得救的福音,也信了基督。既然信他,就受了所應許的聖靈為印記。這聖靈,是我們得基業的憑據,直等到神之民被贖。使他的榮耀得著稱讚。」

在原文裡,第三到第十四節乃是一句話。但是它實在是太長了,所以英文譯本也好,中文譯本也好,都將它分成了許多句。我們就可以根據這些句子來將它分段。譬如3-6節講到父神的工作,7-12節講到基督的工作,而13-14節則講到聖靈的工作。

還有一個例子就是撒上十七章,大衛擊殺歌利亞的前因後果和經過。整個17章只有敘述這件事,加上一些旁支末節,卻有58節之多。因此我們在研讀這一章的時候最好將它分成幾段來看。大家有空的時候不妨練習將它分分看。

今天的課後練習有兩個。一個是將我們剛才念的雅各書2:14-26分段,一個就是將帖前第一章分段。我們下一堂課來討論這兩題。

練習題參考答案﹕雅2:14-26

1. 信心的危機(14-17)

我的弟兄們,若有人說,
自己有信心,
卻沒有行為,有甚麼益處呢.
這信心能救他麼.(14)
若是弟兄,或是姐妹,
赤身露體,
又缺了日用的飲食,(15)
你們中間有人對他們說,
平平安安的去罷,
願你們
穿得煖
喫得飽,
卻不給他們身體所需用的,這有甚麼益處呢?(16)
這樣信心若沒有行為就是死的.(17)

2. 信心的挑戰(18-19)

必有人說,
你有信心,
我有行為.
你將你沒有行為的信心指給我看,
我便藉著我的行為,將我的信心指給你看.(18)
你信神只有一位,
你信的不錯.
鬼魔也信,卻是戰兢.(19)

3. 信心的榜樣(20-25)

虛浮的人哪,
你願意知道沒有行為的信心是死的麼?(20)
我們的祖宗亞伯拉罕,把他兒子以撒獻在壇上,
豈不是因行為稱義麼?(21)
可見信心是與他的行為並行,
而且信心因著行為纔得成全.(22)
這就應驗經上所說,[亞伯拉罕信神,這就算為他的義].
他又得稱為神的朋友.(23)
這樣看來,人稱義是因著行為,不是單因著信.(24)
妓女喇合
接待使者,
又放他們從別的路出去,
不也是一樣因行為稱義麼.(25)

4. 結論(26)

身體沒有靈魂是死的,
信心沒有行為也是死的.(26)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on "第五課 經文分段"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