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跳转《圣经》和合本(简体)
回到晨曦读经主页 · 查看读经服事排班
2025年一月 · 创世纪
2025年二月 · 创世纪 · 出埃及记
2025年三月 · 出埃及记
2025年四月 · 利未记(1-27章)民数记(1-3章)
弟兄姐妹们早安,欢迎来到今天的晨曦读经,今天为我们领读的同工是Jessie。今天我们学习民数记第三十四章,这章详细描述了迦南地的边界和分地的委员。神吩咐摩西告诉以色列人,他们要得为业的迦南地四境:南边从以东边界的寻的旷野开始,南界的起点在盐海东端,转到亚克拉滨坡的南边,经过寻,直到加低斯巴尼亚,又通到哈萨亚达,经过押们,转到埃及小河,直到海为止。西界则以大海为界。北界从大海起,经过何珥山,至哈马口,界线到西达达,又到西斐仑,直到哈萨以难。东界从哈萨以难经过示法,到利比拉东边的亚延,又到基尼烈湖东边的山坡,再沿约旦河直到盐海。这些详细的地理描述表明神对应许之地有确切的计划和边界。接着神委派各支派的首领协助以利亚撒和约书亚分配土地,从犹大支派的迦勒开始,每个支派都有特定的代表负责分地事宜。这种安排确保了分配过程的公正和透明。这章看似技术性的内容蕴含重要真理。神的应许是具体的,不是模糊的概念,而是实实在在的土地和产业。边界的设定体现了神的秩序,各支派都有明确的责任和权利。委派首领参与分地则显示了神看重人的参与,祂的计划需要人的配合和执行。思考我们今天的生活,我们是否相信神对我们人生有具体的计划和边界?在教会服侍中,我们是否尊重神所设立的次序和分工?作为领袖,我们是否像那些分地的首领一样,忠心地执行神托付的责任?民数记三十四章提醒我们,神的应许既宏大又具体,既需要信心等候,也需要实际行动。今天,愿我们在神为我们划定的人生边界内忠心。
弟兄姐妹们早安,欢迎来到今天的晨曦读经,今天为我们领读的同工是万里。今天我们查考民数记第三十三章,这章记录了以色列人从埃及到摩押平原的四十年旅程。摩西按神的吩咐,详细记载了以色列人的出发地点和安营地点,从埃及的兰塞起行,直到约旦河边的摩押平原,共四十二站。这份旅程清单看似平淡,却是以色列历史的重要见证,记录了神带领百姓走过的每一步。特别提到的几个地点包括:红海、玛拉(苦水变甜的地方)、以琳(有十二股水泉和七十棵棕树)、西奈山(领受律法之地)、基博罗哈他瓦(贪欲之人被埋葬之处)、加低斯(派探子之地)和何珥山(亚伦去世之地)。每一个地名都承载着特定的记忆和教训。章末,神吩咐以色列人过约旦河后,要赶出迦南地所有的居民,毁灭他们的偶像和邱坛,按支派抽签分地。神警告说,若不赶出这些居民,剩下的人必成为以色列人眼中的刺,肋下的荆棘,在所住的地上扰害他们。这份旅程记录和末尾的警告都有深刻意义。四十二站的旅程提醒我们,信仰之路是一步步走过来的,每一站都有神的同在和教导。人生旅途中,有欢乐的以琳,也有痛苦的玛拉;有得胜的时刻,也有失败的教训。但无论何处,神都与我们同行。关于赶出迦南居民的命令,从属灵角度看,提醒我们对罪恶不可妥协。若在生活中容让小罪,它们最终会成为我们属灵成长的拦阻。反思我们今天的生活,你能回顾神带领你走过的历程吗?那些特别的”地名”和其中的教训是什么?在与罪恶的争战中,你是否有未彻底对付的领域?民数记三十三章鼓励我们记录和珍视神在我们生命中的工作,同时警醒我们,在属灵征战中不可有丝毫妥协。今天,无论你处于人生旅途的哪一站,请记住:神记得你走过的每一步,也关心你前面的每一站。
弟兄姐妹们早安,欢迎来到今天的晨曦读经,今天为我们领读的同工是陈璐。今天我们学习民数记第三十二章,这章记载了流便、迦得两个半支派定居约旦河东的经过。以色列人征服约旦河东之地后,流便和迦得支派看中了那里适合牧养牲畜的肥沃草原,就请求摩西允许他们留在河东,不过约旦河进入迦南地。摩西起初严厉责备他们,担心他们的行为会像当年探子的恶信一样,使百姓灰心丧胆。他回顾了四十年前以色列人因不信而被神惩罚在旷野飘流的历史,警告他们若不跟众支派一同过河,就会再次招致神的怒气,使全体以色列人遭殃。流便和迦得支派解释说,他们愿意先为妻子儿女和牲畜建造城邑圈舍,然后所有战士都武装起来,在约旦河西的征战中走在以色列人前面,直到各支派都承受了产业才回到河东。摩西接受了这个建议,吩咐祭司以利亚撒和约书亚,若这两个支派信守承诺,就将基列地赐给他们为业;若不守承诺,就必须在迦南地得产业。摩西将约旦河东之地分给了流便、迦得和玛拿西半支派,他们随即修复了那里的城邑。这个故事反映了个人利益与集体责任的平衡。流便和迦得支派为自己寻求有利条件无可厚非,但若不顾全体以色列人的需要,就会造成分裂和伤害。摩西的智慧在于既尊重他们的选择,又确保他们履行对整个民族的责任。反思我们今天的教会和社会生活,我们常常面临类似的张力:个人志向与团体使命,个人利益与集体福祉,灵活性与一致性。如何在这些张力中寻求平衡?流便和迦得支派的解决方案给了我们启示,盼望我们既能尊重各人的独特性,也能维护基督身体的合一。
弟兄姐妹们早安,欢迎来到今天的晨曦读经,今天为我们领读的同工是碧辉。今天我们查考民数记第三十一章,这是一个关于神圣战争和洁净的严肃记载。神吩咐摩西在未进入应许之地前,先报复米甸人引诱以色列人犯罪的恶行。以色列人从各支派各选一千人,共一万二千人出征,非尼哈带着圣所的器具和号筒同去。他们击杀了所有米甸男子,包括五个王和巴兰,掳了妇女孩子,掠夺了牲畜和财物,焚烧了米甸的城邑。摩西见他们保留了妇女,就发怒责备军长,因为正是这些妇女按巴兰的计谋引诱以色列人得罪神。摩西命令杀死所有曾与男人亲近的女子和男孩,只保留未曾与男人亲近的女孩。然后要求所有接触尸体的人和掠物在营外住七天洁净自己,并洗净衣物和物品。至于掠物,金属要经火烧后用除污秽的水洁净,其他物品则浸在水中。战利品按神的吩咐分配:一半给出战的人,一半给会众;从出战者所得的要取五百分之一献给祭司,从会众所得的要取五十分之一给利未人。军长们献上自己所得的金子作为赎罪祭,因他们在战争中蒙神保守,无一人阵亡。这段经文对现代读者来说很有挑战性,特别是对妇女和儿童的处置。我们需要理解这是针对特定历史背景的记载,不是普遍适用的道德教导。米甸妇女不仅参与了引诱以色列人的计谋,也代表了异教信仰的传承者。严厉的处置反映了属灵争战的严肃性,罪恶不仅要被制止,还要彻底根除其影响。同时,分配战利品的规定体现了公平和感恩,既照顾冒险出战的勇士,也顾及留守的百姓,更重要的是承认一切胜利都来自神。思考我们今天的属灵争战,我们是否像以色列人一样坚决对付引诱我们犯罪的源头?我们是否认识到,有些”掠物”需要经过洁净才能使用?我们是否在成功时献上感恩,承认这是神的保守?今天,愿我们从这严肃的战争记载中学习,在对抗罪恶时毫不妥协,在享受祝福时常存感恩。
弟兄姐妹们早安,欢迎来到今天的晨曦读经,今天为我们领读的同工是陈洁。今天我们学习民数记第三十章,这章专门讨论许愿的严肃性和有关女性许愿的特殊规定。神吩咐摩西告诉以色列人,人若向耶和华许愿或起誓,就不可食言,必须按口中所出的一切话行。女性许愿则有额外规定:未嫁少女住在父家时许愿,若父亲当天听见而不反对,这愿就要成立;若父亲不应允,这愿就废了,神也会赦免她。已婚妇女许愿,若丈夫当天听见而不反对,这愿就要成立;若丈夫不应允,这愿就废了。寡妇或离婚妇女的许愿则完全有效。这些规定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结构和家庭关系。在一个父权社会中,女性在法律上从属于父亲或丈夫,因此她们的许愿需要得到家长认可。这既是对女性的保护,防止她们在情绪冲动下作出无法兑现的承诺,也是对家庭权柄次序的尊重。尽管社会结构已经变化,这章经文仍传递了几个重要真理:首先,向神的承诺是严肃的,不可轻率许愿;其次,家庭成员之间需要彼此尊重和沟通;最后,神既看重个人的委身,也尊重家庭的权柄结构。反思我们今天的生活,我们是否轻易向神许下无法兑现的承诺?如奉献时间、金钱或才能,却未能坚持?在家庭决策中,我们是否有良好的沟通,尊重彼此的角色和责任?无论是向神的承诺,还是家人之间的约定,诚信都是健康关系的基础。今天,让我们从这古老的律例中学习,谨慎我们的承诺,尊重家庭的和谐,在个人与团体的平衡中寻求神的心意。
弟兄姐妹们早安,欢迎来到今天的晨曦读经,今天为我们领读的同工是鹏飞。今天我们查考民数记第二十九章,这章继续详述以色列人节期的献祭规定,特别是七月的各种节期。七月是以色列宗教年历中最重要的月份,有四个重要节期:吹角节(七月初一)、赎罪日(七月初十)、住棚节(七月十五至二十二)及其第八日的严肃会。吹角节要献公牛、公羊、七只羊羔和一只公山羊,加上相应的素祭和奠祭。赎罪日除了常献的燔祭外,也要献类似的祭物。住棚节则更为隆重,第一天要献十三只公牛、两只公羊、十四只羊羔和一只公山羊,每天公牛数量递减,到第七天献七只公牛,其他祭物数量不变。第八天的庄严聚会则简化为一只公牛、一只公羊、七只羊羔和一只公山羊。这些繁复的献祭要求彰显了几个真理:首先,神值得我们献上最好的;其次,敬拜需要付出代价;最后,敬拜既有固定模式,也有创新变化(如住棚节公牛数量的变化)。七月的节期特别强调了欢庆和赎罪,提醒以色列人神的救赎和供应。思考我们今天的敬拜生活,我们是否愿意为敬拜付出代价,包括时间、金钱和精力?我们的敬拜是否兼顾了感恩欢庆和认罪悔改?在忙碌的生活中,我们是否仍然守护特别的敬拜时间,如主日崇拜、节期聚会等?这些古老的献祭条例虽已不再执行,但其背后的属灵原则仍然适用。今天,愿我们的敬拜既有日常的忠实,又有特别时刻的高潮,既有个人的委身,又有团体的庆贺。
弟兄姐妹们早安,欢迎来到今天的晨曦读经,今天为我们领读的同工是洪梅。今天我们学习民数记第二十八章,这章详细规定了以色列人献祭的时间表和各种祭物的具体要求。神吩咐摩西告诉百姓,要按时献上神的食物,就是馨香的火祭。每天要献两只一岁无残疾的公羊羔作为常献的燔祭,一只在早晨,一只在黄昏,并附上细面、油和酒作素祭和奠祭。安息日要加倍献祭,每月朔要献公牛、公羊、羊羔、公山羊和相应的素祭奠祭。此外还有逾越节、初熟节和住棚节等节期的特殊献祭要求。这些规定看似繁琐,却传递了重要信息:敬拜需要有次序、有规律、有准备。每日、每周、每月和特殊节期的献祭形成了以色列人生活的节奏,使他们不断记念神的恩典和供应。常献的燔祭象征与神持续的关系,不是一时的热情,而是长久的委身。思考我们今天的灵修生活,是否有规律性和持续性?我们是否像那些献祭的以色列人,每天都预备时间亲近神?我们的敬拜是否既有日常的稳定,也有节期的高潮?在这快节奏的社会中,建立与神相交的固定节奏尤为重要。今天,愿我们从这古老的献祭条例中得到启发,在生活中安排固定的祷告、读经和敬拜时间,使我们与神的关系不断深化。
弟兄姐妹们早安,欢迎来到今天的晨曦读经,今天为我们领读的同工是刘颖姊妹。今天我们学习民数记第二十七章,这章包含两个重要事件:西罗非哈女儿的继承权和约书亚被立为摩西的继承人。西罗非哈的五个女儿玛拉、挪阿、曷拉、密迦和得撒来到摩西和众首领面前,提出一个前所未有的请求。她们的父亲死了,没有儿子,只有女儿。按当时的习俗,产业只传给儿子,如果没有儿子,就传给至亲的男性亲属。这意味着西罗非哈的名字和产业将从以色列中被除去。这五个勇敢的女子请求得到父亲的产业,保存父亲的名字。摩西将这案件呈到神面前,神的回应令人惊讶:”西罗非哈的女儿说得有理,你定要在她们父亲的弟兄中,把地分给她们为业。”神还藉此机会设立了更广泛的继承法则,保护无子家庭的权益。这个故事显明神关注弱势群体的需要,祂的公义超越当时的文化传统。章节后半部分,神带领摩西上亚巴琳山,让他远眺应许之地,提醒他因在米利巴水的事上违背神的命令,不得进入迦南。摩西没有为自己辩解或抱怨,而是关心以色列民众的未来,求神立一个人治理会众,”免得耶和华的会众如同没有牧人的羊群一般。”神指示摩西拣选约书亚,因为他心中有神的灵,命令摩西按手在他头上,在众人面前嘱咐他,将自己的尊荣给他几分,使会众都听从他。这两个故事展现了神对公义和领导交接的看重。西罗非哈的女儿勇敢为公义发声,得到神的支持;摩西虽不能进入应许之地,却无私地为百姓预备新领袖。反思我们今天的处境,你是否有勇气像西罗非哈的女儿一样,在不公正的环境中寻求改变?作为领袖或父母,你是否像摩西一样,愿意放下自己,培养新一代接棒人?作为新一代,你是否像约书亚一样,预备好接受责任和挑战?民数记二十七章提醒我们,神的公义不受文化限制,祂的工作不因个人更替而停止。今天,无论你是寻求公义的人,还是经历角色转变的人,都请记住:神看顾弱者的呼求,也预备合适的人继续祂的工作。
弟兄姐妹们早安,欢迎来到今天的晨曦读经,今天为我们领读的同工是王鹏。今天我们查考民数记第二十六章,这是以色列人第二次人口普查的记录。第一次普查发生在出埃及后第二年,记载在民数记第一章;这第二次普查是在将近四十年后,准备进入迦南地前进行的。神吩咐摩西和祭司以利亚撒数点以色列各支派二十岁以上能打仗的男丁。普查结果显示,总人数为601,730人,比第一次的603,550人略有减少。但各支派的变化差异很大:流便、西缅、迦得、以法莲和拿弗他利人数减少,而犹大、以萨迦、西布伦、但、玛拿西、便雅悯和亚设则人数增加。值得注意的是西缅支派减少最多,从59,300人减少到22,200人,可能与前一章记载的巴力毗珥事件有关,因为那个带米甸女子犯罪的首领来自西缅支派。经文明确指出,这次被数点的人中,没有一个是第一次普查时的人,除了约书亚和迦勒。这应验了神的审判,那不信的一代都倒毙在旷野。后半章记载了利未人的普查,以及神吩咐按人口多少来分配迦南地。经文特别提到西罗非哈的情况,他没有儿子只有女儿,为后面关于女儿继承产业的律例作准备。这次普查不仅是军事需要,更有深远的属灵意义。它标志着旧的一代过去,新的一代兴起;标志着从旷野漂流到即将得地为业的转变。思考我们今天的生活,我们也经历类似的属灵更替:旧的生命方式过去,新的生命开始;旧的思想模式放下,新的价值观建立。保罗说:”若有人在基督里,他就是新造的人,旧事已过,都变成新的了。”普查还提醒我们,神知道每一个人的名字,每一个支派的情况。在教会和社会中,我们常常注重数字的增长,可有的时候,数字的增长一定是好吗?身体里面增长的很快的细胞,也有可能是癌细胞,比数字更宝贝的,是每个数字背后的生命故事。今天,你是否感谢神对你个人的眷顾?你是否珍惜自己作为神百姓中一员的身份?你是否预备好进入神为你预备的产业?愿我们效法这新一代的以色列人,存信心和盼望,勇敢前行。
弟兄姐妹们早安,欢迎来到今天的晨曦读经,今天为我们领读的同工是小诺姊妹。今天我们学习民数记第二十五章,这是一个关于罪恶后果和圣洁热心的严肃记载。以色列人住在什亭,开始与摩押女子行淫乱,并受邀参加她们的祭祀,吃祭物,跪拜摩押的神明巴力毗珥。这正是巴兰给巴勒出的毒计,用淫乱和偶像祭祀来引诱以色列人犯罪。神的怒气向以色列人发作,降下瘟疫,吩咐摩西将百姓中的首领悬挂在日头下示众。摩西命令审判官杀死所有跟随巴力毗珥的人。正当摩西和会众在会幕门前哭泣时,有以色列人西缅族的首领心利,竟然在众人眼前,带着一个米甸女子哥斯比进入帐棚行淫。祭司亚伦的孙子非尼哈看见,就手拿枪跟随他们进入帐棚,将二人刺透。这一举动制止了瘟疫,但已有二万四千人死亡。神赞赏非尼哈的义举,说他为神有忌邪的心,转消了神向以色列人的怒气。神与非尼哈立平安的约,应许他和他的后裔永远当祭司。神还吩咐以色列人视米甸人为敌人,击杀他们,因为他们用诡计引诱以色列人犯罪。这段经文给我们几个深刻教训。首先,性的罪与属灵的背叛往往相连。以色列人的淫乱很快导致拜偶像,离弃真神。其次,罪不仅影响个人,也波及整个团体。一部分人的犯罪导致全体遭受瘟疫。最后,面对公然的悖逆,需要果断的行动维护公义。非尼哈的忌邪之心得到神的赞许,表明在道德沦丧的时代,勇于持守神标准的人必蒙神记念。反思当今社会,我们常面临类似的试探:文化潮流鼓励道德放纵,虚假的敬拜混杂着真理与谎言。作为基督徒,我们是随波逐流,还是像非尼哈一样忌邪护卫神的荣耀?当你在职场、学校或社交媒体中面对违背神心意的事,你选择沉默还是温和坚定地持守真理?愿我们从这段历史中学习,认识罪的严重性和圣洁的重要性。
弟兄姐妹们早安,欢迎来到今天的晨曦读经,今天为我们领读的同工是纪大哥。今天我们查考民数记第二十四章,这是巴兰预言系列的最后一章。巴兰见耶和华喜欢赐福给以色列,就不像前两次那样去求问,而是面向旷野,看见以色列人按支派安营。这时,神的灵临到他身上,他就发出第三个预言。巴兰自称是”眼目睁开的人”,”听见神的言语,得见全能者的异象”。他再次赞美以色列的营幕何等华美,如同沿河的园子,又如利巴嫩的香柏木。他预言以色列”必有水从他的桶里流出”,”他的种裔必在众水之间”,”他的王必超过亚甲,他的国必要振兴”。巴勒听后怒不可遏,拍起手来,对巴兰说:”我召你来为我咒诅仇敌,不料,你这三次竟为他们祝福。”他命令巴兰赶快回本地去,说不再给他荣誉。巴兰提醒巴勒,他早已说过只能讲神所说的话,然后主动发出第四个预言,这是关于未来的预言:”有星要出于雅各,有杖要兴于以色列。”他预言以色列将征服摩押、以东、亚玛力、基尼人和亚述。这些预言部分在历史上应验,如大卫王朝征服周边国家,但更完全的应验是在弥赛亚身上,那位从雅各而出的”星”,从以色列兴起的”杖”。预言结束后,巴兰和巴勒各自回去了。这个故事让我们看到,神的祝福无人能够拦阻,神的计划无人能够更改。即使是被雇来咒诅神百姓的先知,也不得不宣告祝福。巴兰的预言不仅关乎当时的以色列,也指向遥远的将来,预示弥赛亚的到来。反思我们今天的生活,我们是否相信神对我们生命的计划必然成就,不被任何势力所阻挡?当我们面对敌对的环境或人物时,是否记得神能使万事互相效力,叫爱神的人得益处?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本章没有提到,但后文和新约经文告诉我们,巴兰后来给巴勒出了主意,教唆以色列人行淫乱拜偶像(民31:16,启2:14)。这提醒我们,知道神的旨意和顺服神的旨意是两回事。巴兰能说出美丽的预言,内心却贪恋不义之财。今天,愿我们不仅说出正确的话,更活出真实的信仰;不仅知道神的旨意,更全心顺服神的带领,使我们的生命真正成为神祝福的管道。
弟兄姐妹们早安,欢迎来到今天的晨曦读经,今天为我们领读的同工是竞烈。今天我们学习民数记第二十三章,这章继续巴兰与巴勒的故事。也许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那个想要控制结局的”巴勒”,以及那个明知真理却常与私欲争战的”巴兰”。巴兰站在山顶,眼前是以色列的营地。那本该是咒诅的话语,却化作祝福从他口中流出:”这是独居的民,不列在万民中。”当神的旨意介入,咒诅竟成了祝福的载体。回顾我们生命中那些看似艰难的时刻,如今回望,恰是那些时刻塑造了我,引领我更深认识恩典。巴勒的焦虑如此熟悉,总是想用人为的方法解决问题,改变角度,只看见问题的一部分,以为这样就能改变结局。然而,神的眼光超越环境,祂看见的是全局。”他未见雅各中有罪孽”,不是因为以色列人完美无缺,而是神选择以慈爱的眼光看待他们。这让我想起那句古老的话:不是我们先爱神,而是神先爱了我们。弟兄姊妹,在顺境中信靠神或许容易,但在看不见出路的时刻依然相信祂的良善,这才是信心的真谛。每当我回想生命中那些”被咒诅却蒙祝福”的时刻,心中就充满敬畏。在今天的晨光到来的时候,或许我们可以问自己:我是否仍在用自己有限的眼光判断环境?我是否能够在困境中看见神正在编织的美丽图案?当我们放下控制的欲望,或许就能看见那超越环境的恩典正在静静流淌。愿这古老的故事继续在我们的生命中说话,提醒我们那位将咒诅变为祝福的神,昨日、今日、直到永远,都是一样的真实。
弟兄姐妹们早安,欢迎来到今天的晨曦读经,今天为我们领读的同工是源圆。今天我们查考民数记第二十二章,这章讲述了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摩押王巴勒如何邀请外邦先知巴兰来咒诅以色列人。当以色列人在摩押平原安营时,摩押人非常惧怕,认为这么多人会”舔尽”他们周围的一切,就像牛舔尽田间的草一样。巴勒派使者去请巴兰,一位住在幼发拉底河边、以预言著名的先知,要给他丰厚的报酬来咒诅以色列人。巴兰请使者住下,等候神的指示。夜间神对巴兰说:”这民是蒙福的,你不可咒诅。”巴兰第二天回绝了使者。巴勒不甘心,又派更尊贵的使者,承诺给予更多财富。巴兰回答说,即使巴勒给他满屋的金银,他也不能违背神的话。但他请使者再住一夜,看神有什么指示。这次神对巴兰说可以跟他们去,但只能说神所吩咐的话。巴兰清早起来,备上驴跟随摩押的使者。神因他去就发怒,差派使者拦阻他。接下来发生了奇特的一幕:驴子看见了天使手拿刀站在路中,就三次转离正路;巴兰看不见天使,就恼怒地打驴子。神使驴子开口说话,责备巴兰,然后神开了巴兰的眼睛,他看见天使,就俯伏在地。天使警告他只能说神所说的话。巴兰来到摩押后,巴勒献祭欢迎他,准备第二天咒诅以色列。这章故事生动地描绘了神对以色列的保护,以及人在金钱、荣誉和权力诱惑下的挣扎。巴兰嘴上说不会违背神的旨意,心里却贪恋巴勒的财富。神透过一头驴子来警戒他,显明即使是卑微的受造物也能成为神的工具。反思我们今天的生活,我们常常面临类似的冲突:明知神的心意,却被世界的诱惑所吸引。我们的言行可能表现得属灵,内心却充满了不纯正的动机。有时候,神会通过意想不到的方式拦阻我们,这不是惩罚,而是保护。今天,当你面对抉择时,请诚实检视自己的动机:是为了荣耀神,还是满足自己的私欲?愿我们都能像保罗所说,”我活着就是基督”,在每个决定中体现对神的忠诚。愿主赐你一天的平安。
弟兄姐妹们早安,欢迎来到今天的晨曦读经,今天为我们领读的同工是志成。今天我们学习民数记第二十一章,这章记载了以色列人旷野之旅的转折点。亚伦去世后,迦南地的亚拉得王攻击以色列人,掳去一些人。百姓向神许愿,若神将这民交在他们手里,就必将他们的城邑尽行毁灭。神应允了他们的祷告,他们就击败亚拉得人,这地方被称为何珥玛,意思是”毁灭”。接着百姓沿着红海的路绕过以东地,因路途艰难又开始发怨言,说没有食物和水,厌恶那淡薄的吗哪。神就使火蛇进入百姓中间,咬死许多人。百姓认罪后,神吩咐摩西制造一条铜蛇,挂在杆子上,凡被蛇咬的,一望这铜蛇就活了。这铜蛇预表了基督,正如耶稣在约翰福音三章所说:”摩西在旷野怎样举蛇,人子也必照样被举起来。”后半章记载以色列人继续前行,神为他们开凿水井,百姓因此唱歌欢呼。然后他们战胜了亚摩利王西宏和巴珊王噩,占领了约旦河东的大片土地。这章经文展现了一个重要的属灵模式:认罪、悔改、信靠与得胜。以色列人从埋怨到认罪,从被蛇咬到仰望铜蛇,从缺水到歌颂神赐的水井,从被敌人攻击到击败强敌。思考我们今天的生活,我们同样面临各种挑战:健康问题、家庭冲突、职场压力、信仰疑惑。我们的反应常常也像以色列人一样,先埋怨后悔改。铜蛇的故事提醒我们,解决之道不在于自己的努力,而在于单纯地仰望基督。我们无法靠自己胜过”蛇的毒害”又或罪的捆绑,唯有仰望那位被举起的基督。
弟兄姐妹们早安,欢迎来到今天的晨曦读经,今天为我们领读的同工是雅馨。今天我们学习民数记第二十章,这一章记载了几个关键事件:米利暗的死亡、摩西击打磐石的失败,以及以东拒绝以色列人通行。以色列人来到寻的旷野,米利暗死在那里,象征着旧的一代逐渐过去。随后百姓又因缺水而与摩西争闹,抱怨为何被领出埃及。摩西和亚伦俯伏在会幕门口,神的荣光向他们显现,吩咐摩西拿杖去,吩咐磐石发出水来。然而摩西却因怒气而击打磐石两下,虽然水仍然涌出,但神宣告摩西和亚伦因不信祂,不尊祂为圣,所以不得领百姓进入应许之地。这就是米利巴水的由来,意思是”争闹之水”。接着以色列人派使者去见以东王,请求从他们的地经过,承诺不偏离大道,不喝他们的水,还愿意付费。但以东王不但拒绝,还带兵出来威胁,迫使以色列人绕道而行。章末记载亚伦在何珥山去世,他的祭司袍传给了他的儿子以利亚撒,百姓为亚伦哀哭三十天。这章经文蕴含多重教训。首先,即使是属灵领袖如摩西也会犯错,特别是在压力和挫折面前。其次,神对领袖的要求更高,因为他们代表神在百姓面前。第三,有时候我们必须接受环境的限制,像以色列人无法穿过以东一样,需要选择绕道而行。反思我们今天的处境,你是否在某些压力下失去了对神的信心?你是否因为反复面对同样的问题而感到愤怒和挫折?作为信徒,我们有责任在生活中尊神为圣,即使在困境中也不失去对神的信任。有时候神允许我们的道路受阻,不是惩罚,而是引导我们走祂预备的更好道路。今天,无论你面对怎样的挑战,都请记住:尊神为圣比解决问题更重要,顺服神的带领比坚持自己的计划更有智慧。
弟兄姐妹们早安,欢迎来到今天的晨曦读经,今天为我们领读的同工是智辰小弟兄。今天我们查考民数记第十九章,这章详细描述了红母牛灰的条例,是一条特殊的洁净礼仪。神吩咐以色列人取一只完全红色、未曾负轭的母牛,交给祭司以利亚撒,带到营外宰杀。以利亚撒要用指头蘸血向会幕前面弹七次,然后将整只牛焚烧,并将香柏木、牛膝草和朱红色线都丢在其中。洁净的人要收起母牛的灰,存在营外洁净的地方,用来调制除污秽的水。这水用于洁净摸死尸之人的不洁。若有人摸了死尸,要在第三天和第七天用这除污秽的水洁净自己,否则就污秽了神的帐幕,必从以色列中剪除。这条看似奇特的礼仪律法实际上蕴含深刻的属灵意义。死亡是罪的工价,接触死亡使人在礼仪上不洁,需要特别的洁净。红母牛献祭是预表基督的救赎,祂在营外受苦,祂的血能洁净我们的良心。有趣的是,那些预备洁净水的人自己反而成了不洁,直到晚上,这提醒我们罪的传染性和对付罪的代价。思考我们今天的生活,虽然我们不再遵行这些礼仪律法,但背后的原则仍然适用。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死亡”的世界:不道德的娱乐、负面的言论、败坏的思想,这些都会玷污我们的心灵。我们需要常常回到基督的宝血那里寻求洁净。今天的文化鼓励我们放纵自己,认为没有什么是真正不洁的,但神的标准从未改变。你是否留意那些可能玷污你心灵的事物?是否定期通过祷告、认罪、默想神的话来保持内在的洁净?民数记十九章提醒我们,洁净不是一次性的事件,而是持续的过程。在这个容易被玷污的世界中,愿我们常常回到十字架前,经历基督宝血的洁净能力。。
弟兄姐妹们早安,欢迎来到今天的晨曦读经,今天为我们领读的同工是Melina。今天我们学习民数记第18章,这章详细规定了祭司和利未人的职责与供应。神对亚伦说,祭司要担当干犯圣所和祭司职任的罪孽,利未人要协助祭司,但不可挨近圣所的器具和坛,免得他们和祭司都死亡。这是对前面可拉事件的回应,明确了祭司和利未人各自的界限和责任。接着神列出祭司的供应:素祭、赎罪祭、赎愆祭的一部分,献给神的举祭和摇祭,一切初熟之物,以及凡献给神当灭之物,都归给祭司。神说这是给亚伦和他子孙的永远的盐约,意味着这约坚定不变。利未人则得了以色列人所献的十分之一为业,作为他们服事会幕的酬劳。利未人还要从所得的十分之一中取十分之一献给祭司。这一章的安排体现了几个重要原则。首先,服侍神既是特权也是责任,祭司的特权越大,责任也越重。其次,神顾念祂仆人的需要,确保专职服侍的人得到妥善供应。第三,神的百姓当支持全职服侍的人,这是敬拜的一部分。反思我们今天的处境,基督徒都是属灵的祭司,我们是否意识到这身份带来的特权和责任?我们在教会中的服侍是否有明确的边界感,不僭越自己的职责?我们是否乐意奉献支持神国度的工作?在现代教会中,我们常常容易忽视服侍的界限,要么过度参与不属于自己恩赐范围的事工,要么对神国度的需要漠不关心。民数记十八章提醒我们,寻找神为我们安排的岗位,忠心尽责,并乐意支持他人的服侍,这样才能共同建立健康的教会。今天,无论你是全职事奉还是带职服侍,愿你找到神为你预备的位置,并在其中忠心到底。
弟兄姐妹们早安,欢迎来到今天的晨曦读经,今天为我们领读的同工是Esther。今天我们查考民数记第十七章,这短短的一章是前面可拉党叛乱事件的后续。为了彻底平息百姓对亚伦祭司身份的质疑,神命令摩西从以色列十二个支派各取一根杖,写上各支派首领的名字,利未支派的杖上写亚伦的名字,然后放在法柜前。神说谁的杖发芽,谁就是祂所拣选的。第二天,摩西进入法柜前,看见亚伦的杖不但发了芽,而且开了花,结了熟杏。这神迹清楚表明神拣选了亚伦家作祭司的身份。摩西将这些杖都拿出来给百姓看,众人惊惧万分,感叹接近耶和华的必死亡。神命令将亚伦的杖放回法柜前,作为警戒悖逆之子的证据。这个简短但有力的故事包含深刻教训。发芽的杖象征神赐予生命的能力和权柄。一根死的木棍不可能自己发芽开花结果,这完全是神迹。同样,亚伦的权柄也不是自己取得的,而是神所赐的。这杖也象征复活的生命。在之前的叛乱中,神用死亡审判罪,现在神用新生命确认祂的拣选。思考我们今天的生活,我们是否承认神才是一切恩赐和权柄的源头?在教会中服侍,在家庭中尽责,在职场上工作,我们是靠自己的努力,还是倚靠神所赐的能力?发芽的杖也提醒我们,神能使死亡变为生命,使平凡变为超凡。在你生命中有没有一些看似死亡的领域:失败的婚姻、停滞的事业、冷淡的信仰?神有能力使它们重新发芽、开花、结果。今天,让我们将生命主权交给那位能使杖发芽的神,相信祂能在我们身上成就超乎想象的事。
弟兄姐妹们早安,欢迎来到今天的晨曦读经,今天为我们领读的同工是张帅。今天我们学习民数记第十六章,这是一章关于叛逆和审判的严肃记载。可拉、大坍、亚比兰和安联合二百五十个首领公然挑战摩西和亚伦的领导权,指责他们抬举自己超过会众。背后的真相是,利未人可拉不满足于服事圣所的特权,还想夺取祭司的职分。摩西没有自己辩护,而是提出让神来决断:第二天,所有人都拿着香炉来到会幕前,看神拣选谁。他也揭露了可拉真正的动机是贪图祭司职分。大坍和亚比兰拒绝出来见摩西,还颠倒黑白指责摩西没有带他们进入流奶与蜜之地。第二天,神的荣光显现,警告百姓远离这些叛党。随后地裂开,将可拉、大坍、亚比兰及其家人活活吞下,有火出来烧灭了那二百五十个拿香的人。百姓惊慌逃跑,却在第二天又埋怨摩西和亚伦杀了这些人,导致瘟疫爆发,亚伦急忙拿着香炉站在活人死人中间遏制瘟疫,最终有一万四千七百人死亡。这惊心动魄的事件揭示了几个重要真理。首先,领导权柄来自神的拣选,不是自取的。其次,不满足神所赐的位置而贪图更高的职分是危险的。第三,一人的叛逆可能导致多人遭殃,就像可拉影响了那么多人。反思我们今天的处境,无论是在教会还是职场家庭,我们是否常因不满自己的位置而嫉妒他人?我们是否尊重神所设立的权柄,还是轻易批评论断带领者?我们有没有因自己的野心而偏离神为我们预备的道路?可拉党的悲剧提醒我们,顺服神的安排,忠心于自己的岗位,远离纷争和野心,才是蒙福的道路。今天,愿我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忠心服侍,尊重神所设立的次序。
弟兄姐妹们早安,欢迎来到今天的晨曦读经,今天为我们领读的同工是玉立姊妹。今天我们查考民数记第十五章,这章内容与前一章形成鲜明对比。在宣告整整一代人要死在旷野后,神却通过这些祭祀和律法的细则向百姓确认,他们的后代必定会进入应许之地。章节开始是关于进入迦南地后献祭的详细规定,每种祭都要搭配相应分量的素祭和奠祭。这些繁琐的细节传递了一个信息:尽管当下处于惩罚中,神的应许仍然有效。经文还特别强调,无论是本地人还是外邦寄居者,都要遵行同样的律法,表明神不偏待人。接着经文提到要将初熟的面饼献给神,象征一切祝福都源于神。然后是关于误犯之罪和故意犯罪的区别:误犯的可以献祭赎罪,但故意悖逆的要从民中剪除。章末记载了一个人因故意在安息日捡柴而被石头打死的事件,以及神吩咐以色列人在衣服边上做蓝色的繸子,作为遵行诫命的提醒。这章经文看似平淡,却蕴含重要真理。在失败和管教之后,神没有放弃祂的百姓,而是继续给予他们指引和盼望。同时,神要求全面的顺服,不仅关乎宗教仪式,也涉及日常生活的每个细节。思考我们今天的处境,当我们经历挫折甚至是因自己的错误而面临后果时,神的恩典仍在继续。祂既是公义的,不纵容罪,也是慈爱的,为我们预备出路。你是否在某些失败后感到神已经放弃你?这章经文提醒我们,神对祂子民的计划始终不变,即使在管教中也充满恩典。今天,无论你面对什么处境,神邀请你回到祂的话语中,寻找前行的指引和盼望。
弟兄姐妹们早安,欢迎来到今天的晨曦读经,今天为我们领读的同工是向东。今天我们学习民数记第十四章,这是以色列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探子窥探迦南地回来后,除了约书亚和迦勒,其他十个探子带回的恶信使百姓丧胆。百姓整夜哭号,埋怨摩西和亚伦,甚至说要另立领袖回埃及去。这场危机暴露了他们深层的不信,虽然亲眼见过神的大能,却仍不相信神能带他们进入应许之地。约书亚和迦勒撕裂衣服,力劝百姓不要背叛耶和华,因为有神同在,那地的居民是他们的食物。然而百姓却想用石头打死他们。就在这危急时刻,神的荣光向众人显现,神向摩西宣告要击杀这不信的百姓,另立新的国度。摩西再次为百姓代求,提醒神祂的名声和应许。神应允赦免,却宣告这一代人除了约书亚和迦勒外,都必死在旷野,要在旷野飘流四十年,一年顶一天。那些带恶信的探子当场死于瘟疫,百姓知道后懊悔莫及,擅自上山与亚玛力人争战,结果惨败。这悲剧性的一章让我们反思信心的重要性。明知神的应许和能力,百姓却因眼见的困难而退缩,酿成历史性的遗憾。今天,我们也常面临类似的选择:是凭眼见的困难而退缩,还是凭信心前行?家庭的危机、事业的瓶颈、健康的挑战、人际的冲突,这些都是我们的迦南地战役。你是像那十个探子一样被问题的巨大吓倒,还是像约书亚和迦勒一样专注于神的应许和同在?今天,神邀请我们作信心的选择,因为不信的后果常常是我们无法承受的。
弟兄姐妹们早安,欢迎来到今天的晨曦读经,今天为我们领读的同工是雪峰。今天我们翻开民数记第13章,这章记载了摩西派遣十二个探子进入迦南地侦察的故事。以色列人已经来到迦南地的边界,摩西遵照神的指示,从十二支派中各选一人组成侦察队。他们进入应许之地,观察那里的地形、人口、城邑和土地肥沃程度,还带回了无花果、石榴和葡萄等当地出产的果子。四十天后,探子们回来报告说那地确实是”流奶与蜜之地”,土地肥沃,但他们也看到那里的城邑坚固,居民强壮,还有巨人亚衲族的后裔。在十二个探子中,只有约书亚和迦勒鼓励百姓相信神的应许,勇敢前进;其余十个探子却散布悲观的言论,使百姓失去信心。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发是深刻的。当我们面对人生的”应许之地”和挑战时,我们的视角会极大影响我们的决定和未来。十个探子只看到了困难和障碍,而约书亚和迦勒则看到了神的信实和应许。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也常常被眼前的困难所吓倒,忘记了神的同在和能力?今天,无论你面对什么样的挑战——工作中的压力、家庭的困境、个人成长的瓶颈,甚至是事奉中的艰难,请记住:我们的神比一切困难都大!愿我们都能像约书亚和迦勒一样,用信心的眼光看待生活中的每一个挑战,相信神的应许和带领。
让我们以信心祷告:主啊,帮助我们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而是定睛于你的信实和应许。赐给我们约书亚和迦勒那样的信心和勇气,在挑战面前坚定不移。阿们!
亲爱的弟兄姐妹,早安。今天Alina将带我们读民数记第12章,这里记载了一个家庭冲突:米利暗和亚伦因嫉妒而毁谤摩西。他们质疑:”难道神只藉着摩西说话吗?”结果米利暗染上大麻风,需要被关锁营外七天。
这段经文让我们看见嫉妒带来的破坏力。即使在属灵的大家庭中,比较和争竞也会造成伤害。但我们也看见摩西的宽厚与代求,以及神的管教中仍有怜悯。在神的家中,每个人都是独特的器皿,我们不需要比较,只需要忠心于神给我们的托付。当伤害发生时,愿我们学习摩西的胸怀,用祷告代替报复。
弟兄姐妹,早安。今天Vivian要和大家分享民数记第11章,刚刚经历神大能的以色列人,竟然又开始抱怨食物单调,怀念埃及的肉锅。他们的不满甚至让摩西感到力不能胜。
这让我们看见人性的软弱:即使在恩典中,我们也常会为眼前的困难抱怨,而忘记神的信实。但神在这段经文中既显出公义,又显出怜悯。祂赐下鹌鹑,却也让人看见贪心的后果。今天,这段经文邀请我们检视自己的心:是专注于缺乏,还是数算恩典?是怀念过去的”埃及”,还是相信神正在带领我们进入更美的应许?
亲爱的弟兄姐妹,早安。今天孔林将带我们进入民数记第10章,这里记载了神用银号角的声音来引导以色列人起行或聚集。特别的是,这些号角声不仅用于召集会众,更要在打仗和节期时吹响。
在这个充满各种声音的时代,我们需要学习分辨什么是神的呼召。就像当年的以色列人,我们的人生旅程也需要神圣的引导。那些号角声提醒我们:在争战中要倚靠神,在欢庆时要记念神。愿我们每天都留心聆听神的声音,跟随祂的带领前行。
亲爱的弟兄姐妹,早安。今天景阳要和大家一起看民数记第9章,这里记载了以色列人守第二个逾越节的情景。特别的是,有些人因为接触死尸而不洁净,他们来到摩西面前求问:”我们为何要被阻止献祭呢?”
这让我们看见神的心意:祂既要求圣洁,又为人预备恩典的出路。对于那些真诚寻求祂的人,神总是给予第二次机会。在我们生活中,也常会遇到”不洁净”的时刻,但重要的不是我们曾经的过犯,而是现在是否愿意转向神。祂的恩典总能为我们开一条新的路。
弟兄姐妹,早安。今天Andrea要带我们读民数记第8章,这里详细记载了利未人的洁净与奉献礼。他们被分别为圣,成为在会幕中服事的群体。特别的是,神规定他们从二十五岁开始学习服事一直到老才退休。
在神的家中,每个阶段都有其意义。年轻的热情与年长的经验同样宝贵。或许我们常觉得自己不够成熟或已经年长,但神看重的是一颗愿意的心。无论处在人生的哪个季节,我们都可以在神的家中找到服事的位置,用生命见证祂的恩典。
亲爱的弟兄姐妹,早安。今天郁青将与我们分享民数记第7章,这是一段充满奉献与感恩的记载。十二支派的首领们连续十二天,每天都有代表前来献上相同的礼物。这看似重复的叙述背后,却让我们看见每个支派都同样重要,每个人的奉献都同样蒙神记念。
在匆忙的生活节奏中,这段经文邀请我们静下心来体会:奉献不在于比较多少,而在于甘心乐意;服事不在于独特耀眼,而在于持续忠心。神喜悦的不是华丽的仪式,而是人心里那份真诚的摆上。今天,我们也可以在自己的位置上,用平凡的坚持来表达对神的爱。
亲爱的弟兄姐妹,早安!今天Liya将带我们进入民数记第6章,关于拿细耳人许愿的特别条例。拿细耳人是自愿分别为圣归给神的人,他们通过禁酒、不剃发、远离死尸等外在记号,表明一段时期内对神的全然委身。
这段经文让我们思考:在忙碌的日常生活中,我们是否也渴望更深地与神亲近?虽然今天不再需要外在的仪式,但拿细耳人的精神依然宝贵——主动放下某些权利,为要专心寻求神的面。也许是一段时间的节制,也许是刻意留出安静祷告的时刻,都是现代生活中”分别为圣”的实践。愿这段经文激励我们,在平凡日子里活出对神的专注与热爱。
亲爱的弟兄姐妹,早安!今天Jason将带领我们进入民数记第5章,这一章主要记载了三件事:洁净营地的条例、赔偿的条例,以及疑妻不贞的试验条例。在旷野旅程中,神要求以色列人保持营地的圣洁,因为祂的同在居住其中。无论是身体的不洁、人际关系的亏欠,还是婚姻中的忠贞,神都看重祂子民生命的真实与纯洁。这对今天的我们同样重要:我们的生命就是神的殿,祂渴望我们以清洁的心、正直的灵来与祂同行。当我们得罪神或他人时,主动认罪与赔偿是恢复关系的途径;在人际关系中,神是最终的鉴察者,祂知道人心中的隐情,也必按公义判断。愿这段经文提醒我们,在生活的每个层面追求圣洁,因为我们的神是圣洁的。
亲爱的弟兄姐妹,早安!今天我们将继续民数记的旅程,这卷书记录了以色列人在旷野中的经历,既有神的引导与供应,也有百姓的软弱与神的信实。从会幕的圣洁条例到百姓的争战与抉择,每一章都让我们看见:神的子民如何在与祂同行的路上学习信靠与顺服。今天,王磊姊妹将带我们进入第4章,聚焦利未人事奉的细节,让我们思考如何在各自的职分上忠心,以敬畏的心服事神。愿这段经文提醒我们,生活与事奉的每一部分都当分别为圣,因我们所事奉的是一位至圣的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