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綱
一. 織造帳棚 (Tent Making) (徒十八1-3)
A. 全職的帶職事奉者
B. 帶職的帶職事奉者
二. 開放帳棚 (Tent Sharing) (徒十八24-26)
A. 接待同工 (徒十八1-3)
B. 教導聖經 (徒十八24-26)
三. 挪移帳棚 (Tent Moving)
A. 積極宣教 (徒十八18-19)
B. 建立教會 (林前十六9;羅十六3-5)
享受式的旅客人生
- 辭工賣房, 周遊列國
- 退休後坐遊輪到各地
- 開著 RV 旅行車到處遊玩
林後五 1 我們原知道, 我們這地上的帳棚若拆毀了, 必得神所造, 不是人手所造, 在天上永存的房屋。2 我們在這帳棚裡歎息, 深想得那從天上來的房屋, 好像穿上衣服。3 倘若穿上, 被遇見的時候就不至於赤身了。4 我們在這帳棚裡, 歎息勞苦, 並非願意脫下這個, 乃是願意穿上那個, 好叫這必死的被生命吞滅了。
一. 織造帳棚 (Tent Making)
(徒十八1-3)
徒十八 1 這事以後, 保羅離了雅典, 來到哥林多。2 遇見一個猶太人, 名叫亞居拉, 他生在本都。因為革老丟命猶太人都離開羅馬, 新近帶著妻百基拉, 從義大利來。保羅就投奔了他們。3 他們本是製造帳棚為業。保羅因與他們同業, 就和他們同住作工。
「亞居拉」和「百基拉」
•名字 : 都是羅馬名字
•出生地 :「本都」, 屬羅馬省
•居住地 : 本住羅馬, 因皇帝的諭令而離開, 到了哥林多
•職業 : 製造帳棚
•同工夥伴 : 保羅從雅典來投奔他們

- 帶職的帶職事奉
- 全職的帶職事奉
A. 帶職的帶職事奉者 – 亞居拉 百基拉
1. 活現使命感
2. 神國生力軍
全職事奉的人要清楚從神來的呼召, 帶職事奉的人需要同樣的呼召嗎?
B. 全職的帶職事奉者
1. 基於特殊情況
2. 呼召必須清晰
3. 暫時而非長遠
4. 教會提供資助
二. 開放帳棚 (Tent Sharing)
(徒十八24-26)
徒十八 1 這事以後, 保羅離了雅典, 來到哥林多。2 遇見一個猶太人, 名叫亞居拉, 他生在本都。因為革老丟命猶太人都離開羅馬, 新近帶著妻百基拉, 從義大利來。保羅就投奔了他們。3 他們本是製造帳棚為業。保羅因與他們同業, 就和他們同住作工。
A. 接待同工 (徒十八1-3)
- 同為新僑
- 開放接待
- 夫婦同心
- 物以類聚

蘇格拉底 :「夫婦生活好像划船。」
B. 家庭查經 (十八24-26)
24 有一個猶太人, 名叫亞波羅, 來到以弗所。他生在亞力山太, 是有學問的, 最能講解聖經。(學問或作口才 ) 25 這人已經在主的道 (道路 ) 上受了教訓, 心裡火熱, 將耶穌的事, 詳細講論教訓人。只是他單曉得約翰的洗禮。26 他在會堂裡放膽講道, 百基拉亞居拉聽見, 就接他來, 將神的道給他講解更加詳細。
- 先受教 (徒十八11)
- 熟習聖經 後作培訓
- 對象 – 亞波羅
「就接他來」, 相信是接他到自己的家 (帳棚) 裡。
亞波羅
• 有學問 (有口才)
• 能講解聖經
• 曾在主的道路上受訓
• 心裡火熱
• 但認識有限
- 「人」比任何事物或資源更重要。你同意這說法嗎?
- 從「群眾」入手豈不是更為熱鬧, 效果更佳嗎?為甚麼要從少數人入手, 甚至只有一對一?
- 今天的「亞波羅」在那裡?
「有學問」可譯為「有口才」,「有修養」。
他「最能講解聖經」意即「在經典上有能力」, 對舊約有深度認識, 「曾經在主的道路上受訓。」
「主的道」是「主的道路」懂道理亦懂道路。
「心靈火熱」是「熱心沸騰」
三. 挪移帳棚 (Tent Moving)
(徒十八18-19)
18 保羅又住了多日, 就辭別了弟兄, 坐船往敘利亞去, 百基拉, 亞居拉和他同去。他因為許過願, 就在堅革哩剪了頭髮。19 到了以弗所, 保羅就把他們留在那裡, 自己進了會堂, 和猶太人辯論。
A. 周遊宣教 (徒十八18-19)
•他們經常旅行佈道。
•從哥林多至以弗所, 從以弗所至羅馬。
•「外邦的眾教會亦要感謝他們」(羅十六3)
為甚麼人們都是不太願意挪移帳棚的呢?
梁實秋曾說 :
•要一日不得安, 請客;
•要一個月不得安, 搬家;
•要一輩子不得安 …??
… 娶姨太太。
簡樸生活: 不要將自己的房子弄到 不容易搬遷的地步.
賽五十四 1 你這不懷孕, 不生養的要歌唱; 你這未曾經過產難的要發聲歌唱, 揚聲歡呼; 因為沒有丈夫的比有丈夫的兒女更多。這是耶和華說的。2 要擴張你帳幕之地, 張大你居所的幔子, 不要限止; 要放長你的繩子, 堅固你的橛子。3 因為你要向左向右開展;你的後裔必得多國為業, 又使荒涼的城邑有人居住。
你願意入住…貝都因人 (Bedouin) 的帳棚嗎?

主耶穌 :「道成了肉身, 住在 (支搭帳棚在) 我們中間…。」(約一14)
耶穌說 :「狐狸有洞, 空中的飛鳥有窩, 人子卻沒有枕首的地方。」(路九58)
B. 建立教會 (林前十六9; 羅十六3-5)
1. 在以弗所 (林前十六19)
「亞居拉和百基拉並在他們家裡的教會, 因主多多地問你們安。」
2. 在羅馬 (羅十六 3, 5)
3 問百基拉和亞居拉安, 他們在基督耶穌裡與我同工…, 外邦的眾教會也感謝他們…。5 又問在他們家中的教會安。」
當我們身體的帳棚有一天被拆去, 你在天國裡留下了甚麼樣的痕跡呢?
怎麽才能清楚知道自己有全職的呼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