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朋友,亲爱的弟兄姐妹平安!
巴黎奥运会已经结束,此时可以回顾一下当时在开幕式上备受争议的一个环节。 场景中有多名演员在桌前分别摆出不同造型,画风很像达芬奇的名画《最后的晚餐》。其中居中位置的是一个女同性恋D J,还有其他男女混装的舞者。
开幕式导演托马斯·乔利坚称自己没有模仿《最后的晚餐》。可是首先提出批评的恰恰是意大利副总理萨尔维尼。 毕竟《最后的晚餐》的故乡在意大利,他们对这个名画最熟悉。
法国天主教会也认为这是“对基督教的嘲讽和戏弄”。甚至一些非基督教人士都看不过去。例如世界首富马斯克也在他的社交媒体X上发声说,“这是对基督教徒的极度不尊重”。
开幕式的另一个环节,展示法国大革命的玛丽·安托瓦内特王后被斩首的血腥场景,也给不少观众带来不适,有“赞美暴力”感觉。
导演乔利编排的整体思路就是凸显法国在历史的不同时期的激进思潮和行为。这实际上完全掩盖了法国人在这些历史时期的值得骄傲的一面。当年的美国宪法就深受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鸠的影响。同样是在法国,建立自由的共和国的大革命,历经血雨腥风的社会动乱,国王和王后被杀头。 看到当时法国的激进行为,美国的国父们甚至怀疑这条抛弃君主制度的路是不是文明可行的。
艺术家往往喜欢创意,但是在全世界瞩目的奥林匹克开幕式上,应当把什么样的法国展现给世界呢? 是真正的最求自由、进步,还是在反传统的口号下的激进的、荒谬和放荡?
美国众议院议长、迈克·约翰逊是律师,也是基督徒。 他发文说:“昨晚对《最后的晚餐》的嘲弄令全世界观看奥运会开幕式的基督教徒感到震惊和侮辱。今天,针对我们信仰和传统价值观发动的战争是没有边界的。但我们知道,真理和美德将永远占上风。”
我想到诗篇的话:(诗篇37:35-37)
35我曾看见强暴的恶人兴旺,像树木在本土茂盛。
36但他很快就消逝,不再存在了;我寻找他,却找不到。
37你要细察完全人,观看正直人;因为爱和平的必有后代。
愿神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 奉耶稣的名,阿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