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弟兄姐妹平安!我是沈传道。今年3月去了埃及,7、8月间去了英伦三岛(British Isles游轮).照理说,古埃及文明对读历史的我,会很有吸引力,对它的期待值很高,想必埃及游会相当愉快,没想到,在埃及所见所闻都不怎么吸引我,反而希望早早离开。搭游轮去英伦三岛,主要想去看看苏格兰,已经参观过几次伦敦和大伦敦区的城市了,将近两周在游轮上的旅程,虽然得了COVID,心情却很愉快。
我思前想后·,总算知道了原因,因为在英伦三岛和游轮上,我面对的是我十分熟悉的环境,我旅居美国已经52年,习惯了英语、美国文化和食物。在英伦三岛上听的是熟悉的英语,看的是Cathedral, 去到的城市都是繁荣文明…气温和这里也差不多。对我来讲,是个舒适区。在埃及看的是木乃伊、神庙,时而有飞沙走石,埃及南边的城市又非常干热,当地的风味餐也无法欣赏,在城市里还看到不少没完工的建筑,每天都会有小孩、大人在身边兜售东西…,非洲的埃及似乎比西方文明落后了半世纪,又正好碰上了他们的斋戒月,时不时听到诵经的声音,埃及游也就愉快不起来。
这些事让我想起了一句话:基督徒要离开自己的舒适区(comfort zone),因为我们习惯待在自己的同温层,习惯接待、认识和自己的背景、知识领域相同的,一旦面对一些和自己不同背景,文化水平不同的人,可能会觉得不自在或不知从何谈起。我们来看看耶稣当年如何传道:
马太福音说:耶穌走遍各城各鄉、在會堂裏教訓人、宣講天國的福音、又醫治各樣的病症。他看見許多的人、就憐憫他們.因為他們困苦流離、如同羊沒有牧人一般(太9:35-36)。
这两节经文激励着我们,要走出舒适区,去接触那些需要被主医治、救赎的人。不论他们是哪种人,来自何处。记得神学院毕业没多久,我去到美国中西部的一个学校短宣,几位来自中国的教授和留学生、以及社会人士刚成立了一个教会。我在那里待了10天,几乎每天都被安排见不同的人,谈不同的事情。那对我是个很大的挑战,他们都来自中国,有东北的,有南方的…。婚姻问题更是我闻所未闻的。那时,我真觉得“书到用时方恨少”,我尽心尽力地用圣经以及我拥有的知识来解答问题。但我并不知道我是否帮到他们?在那10天里,我真切地体会到“走出舒适区”的重要性。
主日崇拜当天,我们都会欢迎来到教会的新朋友,他们来自各城各乡,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走出舒适区”去接待、认识那些和我们可能是不同背景或不同知识领域的人。每个月的回归线外展事工、AWANA新开学,9/14有中秋节迎新晚会,这是让大家走出舒适区,接待来自各城各乡的人的好时机。“走出舒适区”才能接触到不同的人和事,了解他们的问题和需要、可以训练自己如何更好地“活用圣经”,用爱心帮助他们,然后把他们带到主的面前。
我们一起祷告:
我们在天上的父神,感谢祢长阔高深的爱,祢救赎了我们,也用祢的话语装备我们,求祢帮助我们“走出舒适区”,接触到我们可能接触到的人,盼望有一天,将他们带到主的面前。祷告奉主耶稣基督的名,阿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