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晨灵粮🍇6月15日包赟師母:〈以耶和华为乐〉

有些时候我们会看到一些社会的不公平 – 一些我们眼里的好人受屈,但是恶人却通达?鲁迅笔下有一个人物叫阿Q,他常在受苦的时候自我安慰,基督徒当如何对待社会的不公?用阿Q精神吗?大卫王在老年的时候写下诗篇37篇在这个方面给我们一些启发:

1不要为作恶的心怀不平, 也不要向那行不义的生出嫉妒。 2因为他们如草快被割下, 又如青菜快要枯干。 3你当倚靠耶和华而行善, 住在地上,以他的信实为粮; 4又要以耶和华为乐, 他就将你心里所求的赐给你。

在这首诗篇中,大卫在思考这个问题:为什么义人挣扎,而恶人却兴旺发达?他在反思,花费精力将自己的生活与他人、尤其是恶人的生活进行比较是没有意义的。他警告我们作比较的危险:当人觉得别人拥有的东西比我们拥有的更好的时候,就是人可能远离上帝的时候!我们当超越今生,展望永生,这样我们就能为主充分利用今生!

在第1节里当大卫谈到恶人的兴旺会对人的心产生什么影响时,他向我们展示了一个致命的过程,每当人看到别人似乎过得更好时,人的内心可能会发生这种过程。这个过程始于将自己与他人进行比较,并让任何不公正的感觉吞噬自己。比较可能会导致嫉妒,因为嫉妒是当我们想要别人拥有的东西时产生的不满情绪。如果我们让嫉妒在我们心中生根发芽,它就会导致竞争,愤怒和焦躁最终会导致“伤害”。大卫告诉我们必须要停止的这种比较,在我们开始将自己的生活与别人的生活进行比较的那一刻,就停下来!

我们如何避免这种比较?大卫的答案很简单:看全局。我们可以避免比较和竞争,“因为他们快要枯干如草,又如嫩绿的菜蔬枯萎”(第 2 节)。当你看到恶人兴旺发达时,你只看到了画面的一部分。当我们看到整个画面时,我们会意识到他们拥有的一切都转瞬即逝。“他们快要枯干。” 我们必须学习不单单看表面的方面,也要看底下的和全局!

不要因恶人的短暂繁荣而焦躁不安,而要“倚靠耶和华而行善,在地上安然居住”(第 3 节)。诗篇 37 篇充满了积极的命令来取代焦躁不安(第 3、4、5、7、27、34 节)。第 3 节的感觉是,“嘿,别再看着他们,别再烦恼了。你只要继续凭信心行事,行善,培养忠诚的生活,上帝会在适当的时候奖励你!”

大卫说,“要倚靠耶和华”(第 3 节),意思是,要对上帝和他的承诺充满信心。要满怀信心地行事,上帝说过的话,他就会做到——具体来说,就是他会在适当的时候奖励那些耐心地与他同行的人的承诺。这些应许贯穿整篇诗篇(第 6、9、11、18、22、23-24、27-28、34、37、39-40 节)。所有这些应许都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它们后来都会实现。要相信那些服从诗篇 37:3 中命令的人确实会得到回报。这是战胜世俗和追求基督化的关键。你凭着对更好事物的承诺而活。这就是希望。希望是对最好的事物尚未到来的信心。

在第4节里,大卫讲到,当我们周围的恶人似乎正在兴旺时,我们对主保持忠诚的方式就是追求我们在主里的喜乐。这不是鲁迅笔下的阿Q精神;相反,诗篇 37 中最珍贵的承诺之一是对命令的回应:“以耶和华为乐,他就将你心里所求的赐给你。”“以耶和华为乐”的方式是让耶稣成为我们最大的喜乐。这是一个呼吁,让我们停止关注我们周围的其他人,而要仰望耶稣——让他成为我们最大的财富和最大的追求。

约翰·派博曾说,以耶和华为乐是一个激进的呼吁,可以让我们在耶稣里追求上帝应许给你的一切中最充分的满足。当我们以耶稣为我们最大的喜乐时,我们会发现没有什么喜乐比他所赐的喜乐更大。我们会发现,我们曾经羡慕的所有世俗事物都不再吸引我们。当我们追求耶稣里的喜乐时,他将越来越成为我们最大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