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在六家教會成立以前,我們聚會的地方叫 Ardenwood 佈道所。每個主日早晨,我們都先到黎牧師家上主日學,然後再去 Ardenwood 小學敬拜。敬拜是在小學的禮堂進行,大家要先排好椅子。椅子都堆放在舞台後面,我們得一張張搬到前面,再從台上搬下來擺放整齊。那時候老老少少都一起動手,心裡很喜樂,真有點像《尼希米記》裡修城牆的場景,眾人同心合一。

有一次,李德沁伯母上台幫忙,不小心從舞台上摔了下來。那舞台大約有半個人那麼高,她當場昏過去了。黎牧師立刻帶大家圍著伯母禱告。上帝真是憐憫,雖然伯母的腳受了重傷,但沒有傷到頭,也沒有留下後遺症。那個時候雖然聚會條件簡陋,弟兄姊妹卻很少抱怨,彼此的感情非常好。

記得歐明非弟兄罹患鼻咽癌時,弟兄姊妹就一同去探望他。他正在休息,我們就在他家樓下為他禱告。不久以後,我的岳母也得了癌症,弟兄姊妹紛紛前來探訪、安慰。她深受感動,並且接受了耶穌成為她的救主。弟兄姊妹的愛心陪伴我們一家度過那四年艱難的時光。

我們不但在教會中蒙恩,也在其中學習、成長、學會服事。黎牧師教我如何帶領兒童主日學。有一次他講到「要全心全意敬拜上帝」,話音剛落,他就「啪」的一聲,整個人面朝地撲倒下去。我和孩子們都嚇了一跳,但那一幕卻深深印在心裡。孩子們不但學到了敬拜的真意,也親眼看到了「五體投地」的含義。
後來,Brian 和 Paul 開始帶孩子們敬拜,年輕人越來越多,教會也成立了英文堂。我們也常在英文堂與他們一同敬拜、成長。搬到東部以後,我仍繼續在教會教兒童主日學。如今那些當年的孩子都已長大成人,許多人成了父母,其中幾位還走上宣教的道路,真是滿心感恩與喜樂。
我們搬到東部已經快二十年了,仍與六家的弟兄姊妹保持聯絡,在主裡彼此關心。感謝上帝,在地上短短數十年的光陰裡,雖然經歷各樣艱難,卻能在主的家中彼此扶持,享受屬天的溫暖。

我的父母親也一直在六家聚會。母親因睡眠不好,無法常常去教會,但弟兄姊妹常到家裡探望、代禱。黎牧師知道父親曾是會計,就請他擔任教會出納,他也教成人主日學,參與各樣服事。母親回天家後,父親在弟兄姊妹的陪伴下,少了許多孤單。上帝憐憫他,雖然罹患胰腺癌,但沒有經受太長久的痛苦。回天家前兩週,他還有力氣教主日學。
感謝主耶穌,在地上興起千千萬萬像六家這樣的教會,使我們能在祂的愛裡彼此相顧,經歷「在地如在天」的恩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