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聖經譯本網絡版
https://www.wwbible.org/環球聖經譯本-4
《雅各書》帶領我們學習信心與行為的關係,以及面對試煉時的態度。願我們彼此勉勵,在 2024 年一同在神的話語上扎根成長,又願主開啟我們的心竅,使我們明白聖經!
12-5-2024 雅各書 1-3 章(粵語)
讀經:嚴潔清執事
12-6-2024 雅各書 4-5 章(粵語)
讀經:黃海文弟兄
雅各鼓勵我們要憑信心和堅忍勝過試煉,在當中向神求智慧和看為喜樂。他用了很大的篇幅從不同角度提醒警誡我們要小心控制自己的舌頭,不要因言語不當而引起紛爭,包括不要輕率發言及發怒(1:19)、要反映內心真正的虔誠(1:26)、小心教導、不誇口、只稱頌不詛咒、謙和有智慧、不誇口不說謊(3章)、不互相毁謗和評斷(4:11-12)、不互相抱怨(5:9)、說誠實話(5:12),可見說話謹慎是何等重要!
感謝神!祂「對抗傲慢的人,對謙卑的人,他則賜下恩惠」(4:6),所以我們要照顧孤兒寡婦和有需要的人(1:27、2:15-16)、不重富輕貧而偏心待人(2:1-9),更重要的是在主面前謙卑(4:10)。
沒有人可以守全部的律法而不犯任何一條,然而,信心是得救的條件,行為是信心的結果 / 驗證真信心的一個重要證據,雅各勉勵信徒要藉著行為活出真正的信心(2:14-26),強調不單單聽道,更要行道(1:22-25)。
「可見人稱義是因為行為,而不單是因為信心。」(2:24)雅各的論點是否與保羅「因信稱義」的教義有衝突?這是一個困擾許多人的問題!其實他們在「行為」和「稱義」這兩個詞語所指的有所不同:保羅的「行為」是指「賺取救恩的行動」,所以人的行為對於換取救恩是沒有用的;雅各則是指「因真信仰而有的善行」,所以人的行為對於驗證信心是有用的。保羅的「稱義」是指「被神宣稱為義的地位」,所以不是靠行為;雅各則是指「人如何表明自己是一個被神稱為義的人」,所以行為是有效的信心的見證。總而言之,「行為是在信心之後,而不是在信心之前」,正如按著時序,「亞伯拉罕信神,這就算為他的義」(2:23、創世記 15:6),然後才有「亞伯拉罕把兒子以撒獻在祭壇上,因為行為稱義」(2:21、創世記 2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