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弟兄姊妹们:今天是教会40天的“爱在行动”的灵修系列的第33天,分享的是第六周(6/16-6/20)分享的系列主题“爱的实践”当中的第3篇《以恩慈相待》。
从”嗟来之食”到基督的爱
中国自古流传着”嗟来之食”的典故。当施粥者傲慢地喊出”嗟!来食!”时,那位饥民宁可饿死也不愿接受这份带着羞辱的施舍;而孟子”其谢也可食”的评语,则道出了受助者内心对尊严的渴求。这引发我们深思:究竟什么样的帮助,才配称为真正的恩慈?
圣经教导我们:”你们白白地得来,也要白白地施舍”(太10:8)。主耶稣基督为我们树立了完美的榜样——祂虽贵为神子,却从不以高高在上的姿态施恩,反而屈膝为门徒洗脚(约13:5)。这提醒我们:真正的恩慈,永远建立在尊重与谦卑的基础上。愿我们都能效法基督,以温柔怜悯的心彼此相待。
灵修经文
“所以你们既是神的选民、圣洁蒙爱的人,就要存怜悯、恩慈、谦虚、温柔、忍耐的心。”
歌罗西书 3:12
释经反思
保罗在教导歌罗西教会时指出,身为“神所拣选、圣洁蒙爱的人”,我们的生活应当穿戴属灵的美德,其中之一就是“恩慈”(kindness)。
恩慈不是软弱,不是退让,而是出于认识神的恩典后,自发地向人释放善意与温柔。
这是神在我们身上的作为,也是我们该向世界活出的样式。
现实应用
在这个节奏快速、战事绵绵、舆论尖锐的时代,“善良”几乎成了一种稀缺品。但正因为如此,恩慈更显宝贵。
你是否注意到,别人说话时,你是否耐心?在交通堵塞中,你是否释放善意?在家庭生活中,你是否愿意多一点体贴,少一点挑剔?
“Be Kind”不是一种性格倾向,而是属灵的选择。
今日行动建议
今天就写一条“善意信息”给某人,不为解决问题,只为表达关心;
或给家人一句肯定的话;或对同事多一句“谢谢你”;或为一位陌生人默默祷告。
让恩慈,从心到手,再到身边的人。
祷告
主啊,感谢祢以温柔和慈爱待我,求祢让我脱去旧人、穿上新人,活出恩慈的生命。
让我在愤怒时选择温柔,在疲惫时仍能体贴。愿我的一言一行都反映祢的心意,使人因我而感受到祢的爱。奉主耶稣基督的名祷告,阿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