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晨靈糧6月16日Jerry长老:<“爱的实践”第1天:同理心的倾听>

弟兄姊妹们!我们上一周分享的是《服事与行动》这个系列5篇,我们今天开启第7周(6/16-6/20)分享的主题《爱的实践》。今天(6/16)是第一篇:《同理心的倾听 Empathetic Listening》。

“耳朵听了,但脑子没WIFI”——真正的倾听,需要连接心灵的信号

一个孩子跑去找爸爸说:“爸爸,我觉得我的耳朵进水了。”爸爸问:“怎么了?你听不见了吗?”孩子摇摇头:“不是,我听得见,就是你没听见我刚才说的话。”

这则小故事让人会心一笑,却也戳中了一个普遍现象——我们常常只是“接收”了声音,却没有真正“解码”对方的心声。就像手机连上了网络,却卡在加载界面,看似在听,实则“听了个寂寞”。

真正的倾听,不仅是耳朵的工作,更是心灵的对话。它要求我们放下预判,关闭内心的“弹幕”,让对方的信号完整传输。否则,再多的沟通,也不过是各自独白的交错。

同理心的倾听,从“连上对方的WIFI”开始。

灵修经文

“与喜乐的人要同乐;与哀哭的人要同哭。”

罗马书 12:15

释经反思

保罗在这一节经文中教导我们一种“情感上的同理心”。他没有要求我们立即解决别人的问题,也不是用一句“加油,主会看顾你”就轻轻带过,而是鼓励我们进到对方的情绪中:当他们喜乐时,我们一起欢喜;当他们哀哭时,我们不急着叫他们停止哭泣,而是陪他们一起流泪。

夫妻相处之道,家庭相处之道非常强调“讲情不讲理”的陪伴。不是真的不“讲理”,而是在应该讲“情”的时候不要急着去“讲理”!关键是在同理共情的聆听后才看情况去讲道理。

我们的上帝也是一个善于“讲情”陪伴且把控“讲理”时机的上帝,祂在先知以利亚在经历软弱的恢复中”走了四十昼夜“(王上19:8)的过程中,没有和对方讲道理,知道对方逐渐恢复后才告诉“在以色列人中为自己留下七千人,是未曾向巴力屈膝的”(王上19:18)的道路。

这种同理的聆听,正是爱在沟通中的具体体现。

现实应用

在我们的家庭、婚姻、团契关系中,我们常常以为“劝导”和“解决问题”才是帮助。但有时,最有力的支持,不是说话,而是安静地倾听,是进入对方情绪的空间。特别是在配偶、孩子或朋友情绪低落时,我们是否能压下“马上给建议”的冲动,而是用一句“我在这里”,一份眼神的陪伴,让他们感到被理解?

今日行动建议

试着在今天与你最亲近的家人、同工、配偶谈话时,不打断、不评价、不急着回应,不急着提供你认为的答案,而是说出一句:“谢谢你告诉我这些,我愿意听你多说一点。”

你会惊讶——这句简单的话,能开启多少被封闭的心门。

祷告

主啊,求祢教我成为一个有同理心的聆听者。让我不是匆忙回应的那一个,而是用爱去倾听的那一个。帮助我在他人欢笑时不冷漠,在他人哭泣时不逃避。愿我的耳朵、我的心都能成为祢爱的管道。奉主耶稣的名祷告,阿们。

参考:

  • 《LOVE LANGUAGES DEVOTIONAL BIBLE》2012 Gary D. Chapman.